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践探索报告

DOC
  • 阅读 5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19.154 KB
  • 2022-03-1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践探索报告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践探索报告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践探索报告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1.00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践探索报告.docx,共(5)页,19.154 KB,由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demo.tzdoc.com/view-dfed50dd2b6f3868670c18ee0d67bb2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建立有效机制,防止“两类人群”返贫致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部脱贫,并不是说就没有贫困了,就可以一劳永逸了,而是指脱贫攻坚的历史阶段完成了。相对贫困问题永远存在,我们帮扶困难群众的任务永无止境。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并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保障“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两类相对贫困群众不返贫

是关键之一。对此,XX各地不断探索建立有效机制,突出“两类人群”,预防返贫致贫。1.建立实时监测机制。XX市依托“线上”的XX城市大脑“扶贫不落一人”应用场景加强防返贫动态实时监测,同时依托“线下”基层干部、驻村工作队的精准摸排,对“两类人群”及农村因

突发灾难事故遇困对象“两不愁三保障”状况进行重点监测。XX市通过农户申报、干部走访、部门监测、系统比对等途径,及时把有致贫返贫风险的对象精准识别出来,实行动态检测预警。XX市建立一套排查核准程序,明确

“遇困即扶”对象的排查方式、标准和程序,不分指标、不下任务,重点排查、及时认定,对可能致贫返贫的遇困群众做到应扶尽扶;重点排查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X.X倍、收入骤减、支出骤增等五类群体,通过村级评议、乡级审核、县级审批等

程序认定,动态信息每月至少调度一次。2.建立帮扶救助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困户加强监测,不能等他们返了贫,再补救。因此,采取措施提前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XX市建立快速发现和及时扶助机制,用好“防返

贫保险”“清洁脱贫帮帮团”“临时救助政策”等创新举措,落实精准帮扶,实现“遇困即扶”,严防各类返贫致贫风险。XX市建立了一套应急救助办法,对象认定后,立即通过救灾救济、临时救助、大病救助、防贫保险等一系列应急救助办法,

保障遇困群众基本生活。同时,建立一套专项帮扶措施。对落实应急救助后仍难以摆脱困境的,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及时落实产业、就业和其它帮扶措施,增强遇困群众的发展后劲。此外,建立一套保障措施体系。明确县(市、区)党委和政府对本地“遇困即扶”工作负总责,建立县级联席会议制度,每县每年安排资金

进行扶持。强化“两业”扶贫,确保脱贫群众稳定增收发展产业和保障就业是拔穷根、摘穷帽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抓住了产业和就业,就抓住了巩固脱贫成果的“牛鼻子”。1.增强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XX市瞄准产业振兴

目标,完善“五个一”产业扶贫机制,逐步引导乡村发展首位扶贫产业,培育壮大农业经营主体,市、县四套班子领导及乡镇主要领导分别挂点建设一个扶贫产业经营主体,驻村帮扶单位帮助挂点村至少发展一个扶贫产业或就业车间。至20XX年底,XX市发展产业扶贫基地XXXX个、新型经营主体

XXXX个,产业联结贫困户占比达XX.X%,并在全市建成了XXXX家扶贫车间,吸纳了贫困劳动力就业X.X万余人,安排了扶贫公益性专岗就业X.XX万人。同时,XX市出台了XX条政策措施,鼓励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现在全市XX.X%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过XX万元。2.拓宽贫困群众的

增收渠道。XX市出台了强产业、稳就业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了带贫主体的培育力度,强化利益联结机制。20XX年,XX市参与产业扶贫新型经营主体达XXXX户,得到产业帮扶的贫困户X.XX万户,通过产业帮扶实现贫困户户均增收XXXX元。通过监测贫困劳动力务工变化、多举措提供就业服务、鼓励扶贫车间

发展、创新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方式,有效应对疫情影响,进一步稳定拓宽贫困劳动力就业渠道。XX市20XX年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超20XX年外出务工人数近两成;扶贫车间、公益性岗位共安排X.XX万人实现就地就近就业。3.探索产业扶

贫的可持续发展。新余积极探索扶贫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新举措、新方法,促进扶贫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一是实现产业大发展。全市发展扶贫特色产业项目XXX个,发展X大扶贫主导产业项目XX个,覆盖全市XX个乡镇、XXX个行政村。XX已成为全省最大的香菇、果冻橙、肉牛、黑山羊等产业种养加工基地。二是促进收入大

增长。实行“X+N”利益联结机制,采取多种合作方式,带动村集体和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全市村集体通过产业年均增收X万元以上、贫困人口年均增收XXXX元以上。三是带动就业大提升。全市扶贫产业吸纳贫困人口就业XXX

X人,占外出务工贫困人口的XX.X%,成为贫困人口就业的重要渠道。探索有效衔接,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为做好衔接工作

,XX牢牢把握脱贫攻坚后新发展格局的着力点,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持续发力。1.做好政策与规划衔接。上饶市全面梳理脱贫攻坚各项政策举措执行效果,落实各项政策举措转化为常态化的制度保障。XX市根据其“十四五”总体规划,抓紧制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专项规划,将巩固拓展脱贫成

果重大工程项目纳入乡村振兴规划,做到脱贫后巩固有力、拓展有方、衔接有效。2.完善体制机制衔接。XX市根据中央和省里的统一部署,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体系与乡村振兴工作体系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建立健全决策议事协调工作机制。加快实现脱贫攻坚

与乡村振兴在工作力量、组织保障、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等方面做到“一盘棋、一体化”,有机结合、统筹推进。3.统筹各方力量衔接。各地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完善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结对帮扶、社会力量在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

要作用。

  • 文档 0
  • 被下载 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557952153,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