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的建议

DOC
  • 阅读 5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19.154 KB
  • 2022-05-0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的建议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的建议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的建议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1.00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的建议.docx,共(5)页,19.154 KB,由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demo.tzdoc.com/view-d782a2b68f1d3c7669ad6ca80fb7dc5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的建议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到医疗卫生工作能否实现重心下移,影响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提升和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近年来,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各地

积极实施人才强卫工程,切实加大了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的培养,取得阶段性成效,但目前队伍现状与上级要求和基层群众需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亟待提升。一、存在问题(一)人员配备严重不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核定编制普遍低于省定最低标准。大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技人员配备不足,特别是临床医

学、公共卫生及医学影像等相关专业人员严重短缺,无法满足基层医疗卫生工作需求。编制紧同时带来岗位设置问题,导致医务人员取得上一级专业技术资格无法聘任,既影响单位内部稳定,又影响个人工作积极性。(二)人员素质总体不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大部分是经转岗培训而来,准入门槛较低,

专业素养不高。同时,因工作任务重,他们无法定期进修、学习,知识结构、业务水平、健康理念等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三)人员结构有待优化。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技人员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偏少,学历层次相对较低,高级职称比例不高,初中级职称居多。再加上年龄老化、青黄不接、后

继无人,卫技人才梯队结构不合理,存在断层的现象。(四)骨干人才流失严重。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条件差、福利待遇低、发展空间小、社会认同度低等原因,导致当前大部分卫技人才特别是优秀骨干人才不愿意留在乡镇工作,一旦有机会就千方百计要调到上级医院工作。同时,随着能力倍增计划的实

施,县级医院对人才的刚性需求增加,也加剧了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医疗功能的弱化和骨干人才的流失。(五)全科规培流于形式。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毕业生一参加工作就被安排参加全科规培,大部分规培基地均采用专科轮转、走马观花式的培养模式,只让看、不让做,针对性不强、实用性不高,导致“三年规培,啥都不会”的尴尬局

面。(六)激励机制还需完善。因受绩效工资总量所限,卫技人员工资待遇无法随医疗卫生服务工作量的增加而同步提高(如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无额外补贴),多做事,并不能多拿钱。同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优秀

骨干人才和有突出贡献人才的奖励也受限,调控手段不强。二、对策建议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发展的持久动力,是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建立完善分级诊疗体系的必然要求。(一)动态调整编制,科学设置岗位。针对当前基层医疗

机构核定的人员编制与实际承担的工作量不匹配现状,卫生主管部门要会同机构编制部门,根据基层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服务范围、实际运行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及时调整人员编制。以后根据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人民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医疗卫生资源整合等情况定期进行调整,实行动

态管理。适当增加中高级岗位数量,解决基层医疗卫生人才职称晋升聘用难问题。根据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实际,允许基层医疗单位适时调整岗位设置管理方案,对基层医疗单位县外引进的紧缺专业、高级职称人员,可以不受单位岗位设置规定超岗聘

用。(二)出台优惠政策,大力招引人才。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出台优惠政策,在招聘条件、招聘程序、子女入学、继续教育、职称评聘、福利待遇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吸引和鼓励高层次人才和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并扎根基

层。进一步加强院校合作,扩大委培规模,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紧缺人才情况,采取点单式定向委培,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紧缺专业人才。择优选聘部分长期在一线岗位埋头工作、无私奉献且取得执业资格的编外人员通过考试进编。实行卫生人才县

管镇用机制,打破地域限制,根据需要适当进行调配,切实提高基层卫技队伍的整体合力。(三)转变规培模式,培养实用人才。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要从实际出发,让医学院校毕业生先在基层医疗机构工作1-2年,熟悉一下基层工

作内容和工作特点,有目的的带着问题去规培。规培基地要紧紧围绕基层实际需求,调整培训大纲,以培养“技能型、实用型、复合型”基层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以全科医疗和公共卫生“三基”培训为重点,积极探索“重服务、厚基础、强能力、严考核、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基层培养复合型、

实用型卫技人才。特别是要大力开展具有全科医学特点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比例,促进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四)加强继续教育,提高人员素质。进一步加强在职人员进修培训和继续教育,鼓励在职卫技人员参加学历教育和各类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学历层次和

知识水平。继续通过全科医师规培、务实进修、转岗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大基层医疗机构骨干医师、实用人才、技术骨干的培养力度。统一调配医联体内医疗资源,发挥现有医疗资源的最大使用效率,实行资源共享共用。(五)落实相关规定,助力人员成才。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深化

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的意见,强化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对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人才培养责任,严格执行“县级医院青年医师在晋升中级职称前,要到乡镇卫生院累计服务满一年”的规定,着力推动上级医院优秀卫技人才下沉

。强化医联体内部医务人员培训考核,制定医联体人员培养及流动管理考核办法,有效建立医联体内人才流动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作用,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质量。(六)完善激励机制,提高待遇水平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一类保障责任,参照公益二类实施绩效管理。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总量正常增长机制。同时设立基层补贴(如全科医生津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补贴等),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

构业务骨干或全科医生工资水平不低于县级综合医院同等条件临床医生平均水平,让更多医学生愿意扎根基层、服务基层。

  • 文档 0
  • 被下载 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557952153,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