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视频会上的发言

DOC
  • 阅读 3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17.208 KB
  • 2022-05-0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在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视频会上的发言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视频会上的发言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视频会上的发言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进行离线阅读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1.00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在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视频会上的发言.docx,共(3)页,17.208 KB,由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demo.tzdoc.com/view-bb0aae9c73c3d5ca953d5d4f2a4ea0c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进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阶段,*各级民政部门在民政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聚焦健全低收入人口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坚决扛起“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政治责任,织密织牢兜底保障安全网。健全运行机制,夯实常态化救助帮扶工作基础。一是高位推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低收入人口常态化

帮扶工作,将相关工作纳入省委常委会、省委深改委和省政府工作要点,并纳入省政府考核部门和市级人民政府事项。二是部门协同。发挥社会救助联席会议作用,推动部门沟通协调、责任共担。民政厅、教育厅等*个部门出台《低收入人口认

定及救助暂行办法》,明确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认定条件及救助帮扶办法。省级社会救助平台精准对接省数据资源局、省乡村振兴局数据平台;各相关部门将医疗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就业援助、受灾人员救助、困难职工帮扶、

司法救助等延伸至符合条件的低收入人口。三是压实基层。全省*个县将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委托下放至乡镇(街道),实行乡镇(街道)主要领导负责制,成立多部门参与的社会救助联审联批领导小组,统筹落实入户调查、核对审核、公开公示等工作。提升救助水

平,强化常态化救助帮扶能力支撑。一是加强监测。建成省级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和数据库,线上线下监测预警与主动发现能力显著提升,现监测困难群众*万人(包括乡村振兴部门监测的易返贫致贫人口*万)。二是加强能力建设。全省建成

村(社区)社会救助服务站(点)*个,配备*万名社会救助协理员并明确其薪资待遇,依托线下网络,主动开展救助核查、上门摸排、主动救助等服务。三是实施综合救助。推动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有效衔接,依托慈善组织设立社会救助专项基金,村(社区)成立“救急难

”互助社,为遇重病、重残、重大变故等困难家庭和个人提供救助帮扶。四是拓展“物质+服务”。打造“情满江淮共享小康”社会救助服务品牌,探索将低保、脱贫人口家庭中的失能半失能人员集中供养,推动全省建立特困人员住院护理保险制度,聚焦“一老一

小”中的低保对象等开展探视走访、居家照护等服务。集中统筹资源,拓展常态化救助帮扶对象范围。整合民政领域各类政策、资金、项目等资源,拓展常态化救助帮扶范围,全面助力乡村振兴。聚焦“一老一小”,县(区域)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年均实施农村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

造*户;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村委会设立专人专岗负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关注“一残一弱”,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动态调整机制,残疾人两项补贴实现跨省通办,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康复辅具社区租赁服务试点。

  • 文档 0
  • 被下载 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557952153,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