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高质量发展报告材料:走特色县域高质量发展之路

DOC
  • 阅读 4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18.225 KB
  • 2022-04-1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县域高质量发展报告材料:走特色县域高质量发展之路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县域高质量发展报告材料:走特色县域高质量发展之路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县域高质量发展报告材料:走特色县域高质量发展之路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1.00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县域高质量发展报告材料:走特色县域高质量发展之路.docx,共(4)页,18.225 KB,由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demo.tzdoc.com/view-53b960de44c0559d09ece0e68bae594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对激励我们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紧扣“三新一高”要求,找准发展定位,深挖

发展潜力,厚植发展优势,坚定不移追求主动式、结构式、内涵式发展,持之以恒推动创新型、绿色型、效益型增长,奋力走出一条具有xx特色的县域高质量发展之路。以正确导向引领高质量发展。一是统筹经济和生态的关系。把统筹处理好经济发展和

生态保护的关系摆在高质量发展的首位,按照xx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的定位,坚持生态优先,进一步发挥百万亩果树经济林富民强县支柱作用和生态屏障作用,严格“两高”项目准入,突出招商选资、亩均效益,坚定不移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绿色发展之路。二是统筹速度和质量的关系。我们将辩证处理速度与

质量的关系,既保持经济增速,赶超进位,尽可能缩小差距,跟上国家和省市的发展步伐,又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努力实现增速更增势、量增质更优。三是统筹城镇和乡村的关系。深刻认识县城和中心城镇在城乡融合、乡村振兴中的核心地位,坚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手抓,统筹兼

顾、协同推进,不断增强县城和中心城镇的产业聚集能力、人口承载能力和就业吸纳能力,发挥好县城作为县域发展的龙头和引擎作用,激活中心城镇最小单元要素,走好以城带乡、城乡互补的融合发展之路。四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关系。我们将坚持“稳”字当头,增强风险意识,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坚决避免发生“黑天鹅”“灰犀牛”事件,确保实现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安全发展。以科学路径促进高质量发展。一是强化党建引领。始终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穿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环节,加强基层组织和

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领导作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建活力转化为发展动力。二是强化项目带动。项目是强县域、稳增长、惠民生的“压舱石”。坚持项目为大、项目为重、项目为王,集思广益谋项目、精雕细琢做前期、争先恐后破难题、想方设法

推进度、群策群力招大商、聚精会神建园区,以项目建设促进基础大提升、民生大改善、经济大发展。三是强化改革增效。把改革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关键一招”,既承接落实好中央和省市改革部署要求,又深入谋划一批切口小、效果好的改革事项,以改革促创新、增活力、

强发展。特别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高质量推行集成服务和帮办代办机制,打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营商环境。四是强化人才赋能。满腔热情实施“十百千”人才工程、归雁工程,引进紧缺人才填补空白领域,培育本土人才带动地方发展,支持xx籍外出能人返乡创业

。积极搭建技术研发平台、创新创业平台、成果转化平台、公共服务平台,最大限度创新人才发展空间,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以重点突破带动高质量发展。一是抓好乡村振兴。用好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的政策机遇,统筹推进“五个振兴”。坚持“南果北牛、种养循环、多元互促”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持续做大做强苹果、肉牛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小杂粮、设施蔬菜等多元富民产业,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加快乡村建设行动,全面加强水、电、路、气、通讯、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

一批“五美”乡村示范村。二是抓好产业转型。按照农业优先型、工业主导型发展定位,深入推行重点产业链链长制,持之以恒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加快优势农业提质增效、地方工业提级转型、文旅产业提档融合、商贸物流提

速崛起,聚力打造中国优质苹果生产加工基地、全国优质肉牛生产繁育基地、全省农副产品营销加工基地、六盘山西麓商贸物流基地“四个基地”,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三是抓好城乡塑形。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扎实开展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棚户区改造攻坚清零,建设一批市场、广场、停车场等公用设施,提升

公共服务功能。争取实施静秦高速、静通高速、平定铁路等交通项目,加大断头路、出口路改造,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内畅外联的立体交通网络。开展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高乡村风貌颜值。四是抓好民生改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普及普惠发展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

提档升级发展高中教育,特色多样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建设全省教育强县。加大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补齐公共卫生短板,保障群众健康安全。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争创中国书画之乡、全国文明城市。

  • 文档 0
  • 被下载 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557952153,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