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2021年党建思政工作总结报告

DOC
  • 阅读 4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18.940 KB
  • 2022-03-1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学校2021年党建思政工作总结报告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学校2021年党建思政工作总结报告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学校2021年党建思政工作总结报告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1.00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学校2021年党建思政工作总结报告.docx,共(5)页,18.940 KB,由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demo.tzdoc.com/view-28f9c4a5bcfd1d3e503e210fe17842a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1年,XX学校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以庆祝建党百年为契机,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全校XX个基层党组织中同步启动“1+1+N”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品牌体系协同建设,推动校内每一个基层党委创建“1”个党建品牌、凝练“1”个思想政治

工作特色,各党支部、党小组围绕所在党委的党建品牌和思想政治工作特色,催发一批(N)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亮点和项目,推动学校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一、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顶层设计和组织保障聚焦党建与思政工作深度融合主题,制定实施《关于开展“1+1+N”党建与思想

政治工作品牌体系协同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逐步实现党建与思政教育“大协同”、育人机制“全贯通”、育人要素“深融合”。(一)强化政治引领。用“四个意识”导航、用“四个自信”强基、用“两个维护”铸魂,不断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推动全校各部门认真落实育人使

命;扎实推进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建设,进一步深化基层党建工作,带动育人综合改革,全面夯实党建和育人工作基础;加强工作考核,把品牌体系协同建设落实情况纳入基层党委年度工作重点,纳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检查,纳入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思政

项目评审和政工队伍考核的重要依据。(二)加强组织保障。建立校党委统一领导、各基层党组织积极创建的工作机制,由学校党委常委牵头,对各自分管的部门和联系的院系进行指导;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分别由校党委组织部和学工部各自领衔主抓,建立两个部门通力协作的工作渠道,通过创新工作途径、载体

和手段,不断完善体制机制;组织现场观摩活动、经验交流会、成果展示会等,选树推介一批品牌,加大对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三)落实经费支持。通过实施党建品牌建设、思政工作精品培育、辅导员工作精品培育、专项工作室建设等,为项目开展提供经费保障;实施专项工作申报

制度,建立“学院组织申报、学校立项支持、到期验收评审”的品牌特色建设机制。二、坚持目标导向,着力构建一体化育人模式始终聚焦落实“党建强基、思政浸心、双向发力”工作理念,着力构建党建与思政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的协同工作机制。(一)围绕

“一个核心”,构建协同体系。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核心,在校级层面,建立“党建+思政”育人体系,搭建学工系统内部大思政、主渠道主阵地融合大思政、全校党建+思政要素协同大思政三级体制;在二级学院层面,构建“党

建+思政”一体化育人新模式,推动党建、思政与教学、科研深度融合。(二)打通“两支队伍”,凝聚育人合力。统筹党务干部队伍和思政工作队伍的建设和使用,盘活优势资源,搭建发展平台,加大两支队伍的互动渗透,不断凝聚党建和思

政工作合力。(三)构建“三大机制”,实现融合融通。在工作部署上,构建“党建与思政”互联互动机制;在工作项目上,构建“党建与思政”融合共建机制;在评价考核上,构建“党建与思政”联动考评机制。(四)坚持“四维协同”,拓展平台载体。多维打通断点,实现党务干部与思政队伍相协同、党建阵地与思政平台相贯通、

党建项目与思政项目相统筹、党建品牌与育人特色相统一。(五)实现“五大提升”,优化育人效果。强化党建引领,破解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难题;加强统筹推进,破解部门、学院各自为政难题;发挥品牌示范,破解项目特色不鲜明难题;优化治理手段,破解建设目标不明确、过程管理不科学难题;彰显优势特色,破解机制融合、

内容融合难题。三、坚持效果导向,增强党建与思政工作实效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增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力、感召力、渗透力、影响力,取得良好成效。(一)品牌效应进一步彰显。学校X个党支部获批全省高校党建工

作样板支部,X个二级学院党委入选市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党组织,入选省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X项、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X项。(二)平台阵地进一步拓宽。守好思政课堂主阵地,彰显思政课程品牌,学校探索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

课堂的有效衔接,建有X多个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新三进”工程,让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更加贴近学生、更具生活气息。(三)基层力量进一步调动。通过协同品牌体系建设,基层党组织的育人力量被广泛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党员教师带

头潜心育人。专任教师参与“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的热情明显提升,提交的育人案例更加多样化,参与班主任工作更加投入;构建了“组织、宣传、学工、团委、教务、保卫”联席工作制度,育人工作的前瞻性、整体性和连续性有效提升,跨部门、跨专业协同育人的合力得到明显增

强,初步形成全校各级各类组织和各单位“处处都是育人平台、人人皆是育人主体”的良好局面。但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对标上级党委的标准要求,我们还有很多不足,特别是在统筹计划上还不够细致,在组织领导上还不够健全,在具体措施上还不够扎实,在工作标

准上还不够高效。下一步,我们将以深入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契机,以更为扎实的作风,更为有力的举措,切实进一步增强学院党建思政建设,始终坚持党委领导,确保党委决策指示落地见效。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学校成立XX周年。

  • 文档 0
  • 被下载 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557952153,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